(相关资料图)
4月6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消息,2023年一季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精准科学依法执法取得新成效,查处五类重大案件12件。
“目前,川渝联动更加紧密。”执法总队党委副书记、政委李松表示,紧扣成渝双圈建设“一号工程”,执法总队与四川省联合印发川渝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应急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合作任务;与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签订合作协议,强化成渝交流合作。重庆市城口县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签订执法应急合作协议,重庆市合川区与四川省岳池县、重庆市荣昌区与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梁平区与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九龙坡区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成华区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
环境执法不光有力度,而且也有温度。
据悉,执法总队优化实施综合性执法检查,将2915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进一次门、办多件事”。同时,落实“六个一批”分类监管措施,帮扶企业552家次,帮助29家企业修复环境信用,给足市场主体容错整改空间。
除了执法监管,执法总队还进企业靠前服务做优环境,深入园区一线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此外,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重庆着力打牢环境安全基础,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启动34个区县223条河流(河段)“一河一策一图”编制,累计编制备案风险评估7608个、应急预案8136个、“一源一事一案”39099个。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两年联合市河长办、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锁定长江、嘉陵江、乌江沿线26区县开展了水环境联合执法,累计排查点位1289个,发现处置问题3571个。
李松表示,接下来,执法总队将开展川渝跨省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公检环3部门及渝川鄂湘黔5省市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联合执法,以及中心城区高中考期间夜间建筑施工噪声联合执法等系列行动,坚决查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同时,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过程中加强对市场主体帮扶服务,让市场主体真正“得实惠、得便利”。生态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生态环保主力军建设等也将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文/图 唐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