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与携程集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展开长期合作,双方将加深在云原生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构建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的识别和审核业务,并满足智能缓存优化、航线优化等新型海外业务场景需求。
·“实验室此次并非为了做出大模型而成立,而是要探索大模型能否改善用户体验及融入数字工具集。我们更愿意用实验室小步快跑的方式去验证场景能不能跑通,客户是不是能获得量化体验的提升。”
(资料图片)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与携程集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4月25日,亚马逊云科技宣布与携程集团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并展开长期合作,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为旅行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双方将加深在云原生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如基于Amazon 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和开箱即用的Amazon Rekognition图像视频分析服务等,构建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的识别和审核业务,并满足智能缓存优化、航线优化等新型海外业务场景需求。
“大模型对我们业界来说是一个很兴奋的事情,真的看到了技术爆发的节点。”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CTO刘亚霄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携程集团执行副总裁张晨则对记者说,“我和亚霄工作年份都很长了,但很少有时间点我们都觉得很兴奋,这个兴奋也表示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多机会要探索,这也是我们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原因。”
不过,刘亚霄在演讲中透露,实验室此次并非为做出大模型而成立,而是要探索大模型能否改善用户体验及融入数字工具集。刘亚霄说,“我们更愿意用实验室小步快跑的方式去验证场景能不能跑通,客户是不是能获得量化体验的提升,这就是我们切入的方法。”
在张晨看来,更多大模型出现会带来更多机会去选择合适的场景,核心点是找准场景。“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肯定是语言。我相信几年过去,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工具都会有一个对话式交互接口,它会对你越来越了解,其推荐、服务也越来越精准。最终又回到怎么提升用户体验,因为最后移动端赢了PC端(个人电脑),并不是移动更方便,而是在移动上的体验已经远远超过了PC端的体验。交互方式的变化、个性化的变化、智能化深入嵌入每天的应用中,这些是对用户体验的提升。”对于最后是否自研大模型,或用哪一个模型,张晨则不太看重。
就联合创新实验室具体探索的方法论而言,刘亚霄表示,首先是澄清问题本身,即“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是“已经决定要用大模型,于是要做很多事情”,而是“现在的客户在订票或订酒店的沟通过程中是不是有多语种问题,在解决办法中,大模型是不是其中比较好的方案”。
“我们希望这个实验室最终推出的不是一篇篇论文,而是一个个数字化工具集。这个数字化工具集能够把‘工具和设计体验’变成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触点,这样就可以不断优化体验,降低体验门槛。”刘亚霄说。
更具体而言,这个方法论的核心在于,“解构用户的体验,做客户满意度的量化”。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设计和定制,思考怎么把AI大模型用工程化的方法在系统里跑通,怎么在云端架构做更好的优化。
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为例,比如海外机票有几十万条航线,怎么去优化它的搜索?实验室的方法是先做一个体验工作坊,搜集消费者现在对机票预订、管理、服务有什么样新的想法,并了解这个想法和携程现有流程怎样匹配。第二,看看现有大模型引入后的效果如何,是否优化搜索的结果,理解用户的意图,甚至帮用户更快速地写一些多语种邮件。第三,用户可能觉得搜索结果不符合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让AI跟用户聊天,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改善对用户意图的理解。当这几个方面都验证之后,就可以决定携程能否训练一个自己的大模型,将这些任务支持得更好。
“所以创新过程的迭代是一个个原型的系统,一个个体验的旅程和数字化交付工具集合的沉淀,最后才会是大模型和新技术的应用。”刘亚霄总结道。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